不同文化彩陶的器型紋飾特征和演變脈絡
更新時間:2020-01-09
瀏覽次數(shù):486次
(一)大地灣一期和師趙村一期彩陶
大地灣一期和師趙村一期在時間上先后繼承,彩陶紋飾上也大體相同。通常是在圜底缽、三足缽、圈足碗等陶器的口沿外側(cè)繪一道兩三厘米寬的棕紅色帶紋。通俗地說,就是在碗口外面畫了一圈顏色。所不同的是,大地灣一期多為棕紅彩(圖三),師趙村一期多為黑彩。有的在器口內(nèi)側(cè)也畫一圈較窄的紅色帶紋,還有少量彩陶在內(nèi)壁上繪有簡單的點、圈、直線、弧線等紋飾。
此期彩陶紋飾簡單,屬彩陶初創(chuàng)期。但不要小看這簡單的帶狀紋,它的意義在于:這是生活在我國大地上的原始先民創(chuàng)造的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藝術,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批用筆創(chuàng)作的美術作品。他們第一次使用軟筆,第一次使用顏料在曲面上繪畫。我們不知道原始先民在陶器上作畫的最初動因,但是我們可以肯定,在陶器上彩繪是為了滿足他們精神上的需求。
(二)仰韶文化彩陶
仰韶文化是中國第一個考古學文化名稱,由瑞典學者安特生主持并命名的,其分布范圍涉及河南、河北、陜西、山西、甘肅、青海等地。仰韶文化經(jīng)歷了長達2000年的發(fā)展,其器型紋飾也在發(fā)生著變化??脊艑W界通常把仰韶文化分為早期、中期、晚期三個階段:早期稱半坡類型,中期稱廟底溝類型,晚期稱半坡上層類型(西王村類型)或半坡晚期。甘肅大地灣遺址也出土了很多仰韶文化類型彩陶。由于發(fā)掘面積大,出土文物豐富且有比較鮮明的個性特征,具備文化命名條件,因此學界主張把該地區(qū)的仰韶文化早、中、晚三期分別稱為大地灣二、三、四期。
1 仰韶文化早期彩陶
仰韶文化早期彩陶較之大地灣一期有了長足進步。如果把大地灣一期比作嬰兒,仰韶早期便成長為少年。彩陶比例增多,器型更復雜,制作更加精細,圖案更加豐富。
主要特征是:細泥紅陶黑彩。紋飾主要有原始的寬帶紋,由點直線弧線構成的幾何紋(圖四、圖五、圖六)魚紋和變形魚紋。飾彩器型多為生活常用器,以盆缽最多。
仰韶文化早期的魚紋是我國最早的仿生繪畫。那時先民的居住環(huán)境氣候溫和,植被茂盛,河沼眾多。先民經(jīng)營農(nóng)業(yè)的同時兼營畜牧漁獵。他們捕魚養(yǎng)豬,經(jīng)常接觸和觀察這些動物的活動和特征,或許這樣鮮活的場面反復出現(xiàn)激發(fā)了先民的創(chuàng)作靈感,才把這些作為創(chuàng)作的素材畫到常用的陶器上。魚紋作為最常見的一個主題紋飾,自始至終存在于仰韶文化中,其發(fā)展變化規(guī)律是初期的生動具象,越往后越簡單抽象(圖七)。魚紋壺上面的魚(圖八),曲線柔美,生動形象,宛如魚在水中游。豬面紋細頸壺(圖九),造型優(yōu)美,想象大膽,構圖巧妙,抽象傳神。很難想象這些都是六七千年前原始人的創(chuàng)作。
2 仰韶文化中期彩陶
仰韶文化中期彩陶相對于仰韶早期彩陶更加成熟,彩陶比例增多,器型變大,紋飾更豐富。
主要特征是:胎體以細泥紅陶為主,少量黃陶(圖十)平底器型占了絕對優(yōu)勢;彩繪黑彩為主,偶有紅彩、白彩。開始出現(xiàn)紅色和白色陶衣(圖十一),飾彩部位由中上部擴大到下部;紋飾方面曲線紋大幅增加,初期的直線紋已極少見。幾何紋和變形植物紋成為主要紋飾(圖十二);豫陜地區(qū)出現(xiàn)了比較生動的具象鳥紋,而甘青地區(qū)少見具象動物紋,只有少量變形魚紋。
仰韶文化中期還出土了一件國寶級人頭型器口瓶(圖十一)。人物短發(fā)劉海,面部造型準確,比例協(xié)調(diào),身著抽象紋飾,含義未知。她也許就是當時母系社會的氏族首領或者祖先形象。似乎在向我們昭示,祖先崇拜正在圖騰崇拜中萌芽。
仰韶文化中期彩陶紋飾經(jīng)過一千多年的發(fā)展,擯棄了相對生硬呆板的直線紋,代之以曲線,生機盎然而又不過分張揚。如果把彩陶的整個發(fā)展過程比作一個成長中的蘋果,那么,仰韶中期彩陶雖然還略帶一點青澀,但已經(jīng)進入了成熟期。
3 仰韶文化晚期彩陶
仰韶文化晚期,彩陶發(fā)展進入了一個階段性的低潮。就仰韶文化自身來講,已經(jīng)趨于衰落。豫陜晉地區(qū)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(如仰韶文化西王村類型)數(shù)量明顯減少,紋飾簡略疏朗,施彩部位上移,多在上腹和盆沿著彩。這說明此地區(qū)居民心目中彩陶的地位在慢慢下降,人們似乎不再鐘情于彩陶。再向后發(fā)展到廟底溝二期(時間相當于龍山文化早期)彩陶已經(jīng)極罕見了。
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甘青地區(qū)的彩陶。雖然在這個時期甘肅青海地區(qū)出土的陶器中,彩陶的比例也在下降,但是彩陶的藝術創(chuàng)作并未衰微。經(jīng)濟的落后與交通的閉塞使這個地區(qū)的彩陶藝術頑強地生存下來,在地方文化觀念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,并蟬變?yōu)橐粋€新的文化——馬家窯文化。
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嶺下類型。石嶺下類型彩陶既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,又具有馬家窯文化的特征,是一個過渡性的文化類型。對其文化歸屬,學界尚存爭議。石嶺下類型彩陶被發(fā)掘以來,人們通常把它劃歸為馬家窯文化早期類型,并認為是在黃河中游地區(qū)仰韶文化走向衰落的時候,向西發(fā)展的一支逐漸演變成而成。近來一些學者提出石嶺下類型應該歸入仰韶文化譜系,似乎更合乎實際。從石嶺下類型彩陶的紋飾特征上看,更多的偏向仰韶文化。
甘青地區(qū)仰韶文化晚期彩陶的特征:彩陶的胎多為表面拋光的泥胎。陶色多為橙黃(圖十三),盆和壺彩繪比例較大。彩陶和彩繪陶同時出現(xiàn),并在器物內(nèi)部出現(xiàn)飾彩。彩色以黑色為主,有少量紅彩。圖案母題渦旋紋、內(nèi)弧三角紋、網(wǎng)格紋、變形鳥紋等為馬家窯文化所繼承和發(fā)展(圖十四、十五)。
(三)馬家窯文化彩陶
馬家窯文化彩陶在繼承石嶺類型的紋飾特征和風格的同時,以精美流暢的線條,充滿動感的圖案,清新雅麗的風格,在我國創(chuàng)造出了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彩陶藝術。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彩陶史上的巔峰。
如果把石嶺下歸入仰韶文化譜系,馬家窯文化彩陶就形成了相互銜接的三個階段。即馬家窯類型、半山類型、馬廠類型。
馬家窯類型彩陶的主要特征是:胎體為泥條盤筑法制成,表面經(jīng)壓磨拋光。個別彩陶出現(xiàn)了上部彩繪泥胎下部繩紋夾沙胎的特殊工藝;飾彩部位增多,出現(xiàn)較豐富的內(nèi)彩和滿身彩(圖十六);紋飾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渦旋紋、水波紋、變形鳥紋、網(wǎng)格紋等(圖十七)。還有少量仿生的蛙紋、鳥紋、舞蹈紋等特殊紋飾,頗具特色;早中期的只有黑彩。晚期出現(xiàn)少量白彩描邊(圖十八),末期邊家林時期出現(xiàn)黑紅雙彩(圖十九)。邊家林彩陶是馬家窯類型末期出現(xiàn)的向半山類型過渡的一個亞類型。其黑紅相問施彩,鋸齒紋為半山類型所繼承(圖二十)。
半山類型彩陶胎體輕薄精致,色彩艷麗,圖案繁縟精美。主要特征是:器型以直口直頸壺和短領侈口罐為主,高度與直徑相比,直徑略大或相等,整體略呈扁圓狀。直口直頸壺的口部有一對帶鋸齒的小附耳(圖二十一);色彩早期以黑彩為主,兼以黑紅雙彩,中期以后紅彩比例漸大;紋飾主要有鋸齒紋、渦旋紋、菱格紋、網(wǎng)紋、弦紋等。頸部弦紋、鋸齒紋是半山類型的最主要特征,鋸齒紋通常作為劃分半山類型的重要標志(圖二十二)。
馬廠類型彩陶在繼承半山類型的基礎上器型紋飾更加豐富。馬廠類型在向西發(fā)展中受到祁連山的阻擋,以祁連山為界分為南北兩支:一支在青海東部發(fā)展,主要是海東地區(qū)、海南州、黃南州沿河區(qū)域。以樂都縣柳灣為代表,晚期衰退后逐漸演變?yōu)辇R家文化。另一支沿祁連山北側(cè)的河西走廊向西發(fā)展,以鴛鴦池為代表,逐漸演變?yōu)樗膲挝幕?/span>
馬廠類型彩陶的特征:彩陶總體比例增大,約占到60%以上;器型,大型甕罐的體積比前期增大,曾出現(xiàn)高近60公分的大型彩陶罐(圖二十三);雙耳小罐增多(圖二十三、圖二十四)。前期器型與半山類型相仿,以后逐漸由矮胖變?yōu)槭莞?下腹收緊,并出現(xiàn)了方形器、帶流壺、彩陶杯(圖二十五)。晚期裁蓋罐等器型,為前期所不見。裁蓋器是把陶器做成空心器型后,再從上部旋切下器蓋,這樣使得器蓋合縫更嚴密(圖二十六);紋飾以四球紋和蛙紋為代表紋飾。四球紋的球中也飾有花紋,紋樣品種繁多,是所有彩陶中圓形花紋最豐富的一個類型(圖二十七)。馬廠類型末期彩陶制作趨于粗糙,紋飾也趨于簡單,標志著馬家窯文化逐漸走向衰落。
(四)齊家文化、四壩文化、卡約文化、辛店文化、寺洼文化年、諾木洪文化、沙井文化彩陶
這幾種文化類型都處于彩陶發(fā)展的末期??傮w看雖然各有特色,但是在胎體、紋飾和造型上都遠不如馬家窯文化。延續(xù)了幾千年的彩陶彩文化至此開始走向衰落。但是在整體的衰退中也不乏亮點。四壩文化、辛店文化在這個時期依然保持著相對的繁榮。
齊家文化彩陶以素陶為主。有泥質(zhì)紅陶、橙黃陶、灰陶和夾砂紅陶,器型豐富,雙大耳素罐是其特色。彩陶種類很少,比例也小。主要特征:胎體紅褐色或黃色,胎質(zhì)細膩;紋飾以直線、三角紋和菱形網(wǎng)紋為主,下部不收結(jié),圖案簡單銳利;彩繪多用紅色(圖二十八)。
四壩文化彩陶既具有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的因素,又有自身的特點。彩陶比例較高,約占陶器總量的一半。在彩陶整體走向衰落的時候,四壩文化在甘肅河西走廊這一偏僻的地區(qū)創(chuàng)造了一段小小的繁榮。主要特征:胎體除個別比較精細外,整體比較粗糙。泥條盤筑法制成;表面飾紫紅色或者黃白色陶衣;紋飾多以直線斜線三角組成幾何花紋,與齊家文化較相像。另有蜥蜴紋比較特殊;小罐的肩頸處多有鑲嵌玉石珠,綠松石等;器型以四耳罐較具特色(圖二十九)。
辛店文化彩陶也是該時期比較繁榮的一支彩陶文化。彩陶比例約占40%左右。辛店文化彩陶可分為三個類型:山家頭類型、張家咀類型和姬家川類型。主要特征:胎體為夾砂陶,質(zhì)地較粗糙,有的加黃白色陶衣,平整精致。山家頭類型雙耳圜底罐整體渾圓粗矮,倒扣著放像一人頭形(圖三十)。姬家川的雙耳罐,腹耳彩陶甕,彩陶鬲比較有特色,陶質(zhì)比較粗糙。張家咀的彩繪相對豐富,多黑紅雙彩,雙耳罐質(zhì)樸輕巧(圖三十一)。張家咀類型還包括一個亞型——唐汪式彩陶,與張家咀類型共存,為陰陽反襯的大渦旋紋。從腰部到口部一對大耳,清瘦苗條(圖三十二)。柳彎發(fā)現(xiàn)的一件彩陶靴,全國僅此一件,獨具特色。紋飾最常見的是雙鉤紋(牛角紋)、波折紋、連續(xù)回文(圖三十三)。其連續(xù)回文為后來許多少數(shù)民族所繼承,在蒙古及羌族地區(qū)建筑上都可以找到它的紋樣。出現(xiàn)了較多的動物紋,羊、狗等家畜入畫,還有圖案化的蜥蜴紋。
卡約文化陶器很少,彩陶更少。胎體多為夾砂粗紅陶,多加紅陶衣(圖三十四);紋飾有渦旋紋、三角紋、回文、動物紋,通常頸部又一圈紫紅彩。動物紋有鹿羊牛等造型,比較原始稚拙。器型雙耳罐常見,底部圈足是其突出特征。
寺洼文化彩陶更少,只占6%。陶器主要特征為馬鞍口。分兩個類型,寺洼類型為前后雙向馬鞍口。安國類型除了前后雙向馬鞍口外,左右雙向也有兩個小馬鞍口。胎體多為灰褐色夾砂陶,表面磨光。因火候不勻常見黑斑或磚紅斑;紋飾主要有橫豎條紋、圓點紋、雙鉤紋等,此外筆者還見過用骨珠鑲嵌的紋飾。
諾木洪文化、沙井文化彩陶更加稀少。這個時期沙井文化還出現(xiàn)了彩繪精致的倒三角紋彩陶罐(圖三十五),彩陶已經(jīng)走向全面衰敗,它猶如夜空中一顆劃過的流星,讓人們眼睛為之一亮。但是流星再亮也是一閃而過,群星璀璨的時代已經(jīng)過去,彩陶退出歷史舞臺已經(jīng)成為必然。